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访谈---曾植俊

    信息发布者:马冬彪
    2016-10-22 12:58:19    来源:海东市政府网   转载

         海东市第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要将化隆群科新区建设成为黄河上游以商贸旅游为主的滨水生态宜居城市。近年来,化隆县依靠拉面经济、新兴冷水鱼养殖等产业,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发展之路,2012年全县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近日,本报记者就如何实现宜居城市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专访了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曾植俊。 

      曾植俊说,市党代会就今后三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加强党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具体来说,化隆要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第一,全力推进群科新区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今后,化隆县要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以商贸旅游为主的滨水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要求,着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服务、商贸物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房地产、新型工业等支柱产业,把群科新区打造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区、城镇发展的先导区、绿色循环产业基地、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区。今年重点实施好新区供水、污水处理、城市道路、市政公共设施、商业开发等项目,完成投资9亿元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融资模式,强化土地收储工作,增强新区发展后劲。加大集镇建设力度,完成巴燕、扎巴、甘都、牙什尕、昂思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编制和金源、雄先、德恒隆撤乡建镇工作,努力走“精致、特色”集镇建设之路。

      第二,大力发展拉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海东市第一次党代会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城市经济的战略重点”。化隆拉面经济经过20多年探索和发展,闯出了一条民族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今后要抓好技能培训,强化管理服务,促进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品牌。

      第三,大力发展沿黄设施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突出农业园区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生产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高品质,真正形成规模、形成优势、形成品牌效应。充分利用沿黄11万亩库区水域面积,大力发展网箱水产养殖业,打造全省最大、效益最优和最具特色的高原现代水产养殖基地,逐步形成万亩水面、百亩养殖、亿元产值的规模。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努力在集中养殖、规模养殖和养殖水平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第四,着力抓好生态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要把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放在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大局中,在生态建设上,重点实施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经济林建设、退耕还林等工程。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着力实施好环城镇造林、环园区造林、环公路沿线造林及重点交通线周边荒山的绿化造林和新农村村庄绿化工作,不断提高城乡绿化率。同时,要坚持生态林和经济林并重,着力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畜禽养殖、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实现生态建设与增加收入“双赢”。

      第五,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为抓手,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机关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投入,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增强基层组织、人民团体、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